沙尘天气,这三个人群要小心防护-世界聚看点
北方大范围沙尘天气还在持续,外出和“吃土”没有什么区别。
中央气象台4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:
受冷空气大风影响,预计4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,新疆南部、内蒙古大部、甘肃东部、宁夏、陕西中北部、山西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中北部、江苏、上海、湖北北部、黑龙江西南部、吉林中西部、辽宁中西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,其中,内蒙古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,内蒙古中部局地有强沙尘暴。
(相关资料图)
专家表示,今年冬春季节,我国降水量偏少,天气回暖,沙源地的气温就会迅速升高,裸露的沙源地很容易迅速起沙,此时再赶上强风天气,就会形成沙尘暴。
沙尘暴和北方人民熟悉的雾霾是两回事,雾霾指的是细颗粒物污染,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燃烧与汽车尾气的排放,这些颗粒物可以长时间的悬浮在空气中,我们一般关注一个值叫PM2.5,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非常小,所以很容易进入人的呼吸系统,所以建议大家专门防护PM2.5的口罩。
而沙尘暴就更简单粗暴了:从PM2.5到PM10都有,简直就是飞沙走石。
不论是2.5还是10,这些明显的颗粒物一旦吸入,都有可能沉积在人体的多个器官,所以它不单纯是个天气现象,而是跟健康息息相关。
简单来说,当这些颗粒物混有过敏原的时候会增加过敏风险,混有细菌、病毒就会增加细菌病毒的感染风险,还会吸附某些重金属危害到人体健康,甚至影响其他心脑血管慢病。同时,沙尘天气直接阻挡了紫外线,也就影响到正常的紫外线杀菌过程。
对于沙尘天气,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、容易过敏的人以及孕妇要尤为注意。
研究发现,短期暴露于道路来源的PM2.5,就能导致急性心血管意外发生率上升。因为PM2.5暴露可以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局部缺血和血栓的形成,再进一步就可以导致各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了。所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这种环境下更容易突发急病,要特别注意防护。
而有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的人,在这种天气感受更加明显,也更容易发病,另外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人群——孕妇。有一些研究发现孕妇妊娠期暴露在高PM10和PM2.5环境下的话,可通过母体影响胎儿的发育,可能导致早产和其他的一些问题。
另外,2019年,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共同开展了一项研究,证实PM 2.5还与帕金森病、败血症、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相关。
对于沙尘暴而言,最直接最好的防护,就是不要出门。
因为人的呼吸系统真的很脆弱,而且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,真的很难防护。因此,本来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沙尘暴天气里,应该尽量不要外出,留在室内也要关好门窗,打开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。如果发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气短、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需要尽快就医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多喝水,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A、胡萝卜素等食物,预防呼吸道疾病。
如果确实需要外出,需要戴好KN95或N95口罩。在特强沙尘暴天气时,还可以带上防风镜、纱巾,遮住眼耳口鼻。
还有专家提炼出了“24字防尘口诀”:出门时,戴口罩,遇风沙,别揉眼,回到家,洗把脸,多喝水,保平安。
内容来源:《涨点健识》编辑|文艺编审|关蓓